有聲書:真實災難故事,洪水


  1. The Johnstown Flood/David McCullough
    說明:Johnstown 上游的水壩在豪雨中崩垮,大水直衝市區造成重大傷亡。
  2. Rising Tide/John M. Barry
    說明:1927 年密西西比河的洪災。


英文書名:The Johnstown Flood
作者:David McCullough
Narrator:Edward Herrmann
Provider:Simon & Schuster Audio
Running Time:4 h 21 min

十八世紀為了船運所需,必須開闢運河或整頓河流。如果以船閘將運河切割為一段段的水道,藉著在閘道中注水或放水,就可以提高或降低船隻高度。船隻通過一連串的閘道之後逐步上升,甚至能翻越山脊,進入另一條河。(看不懂的朋友,請參考巴拿馬運河。)因為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必須在河道或運河附近較高海拔地區設置蓄水湖,利用水往低處流的特性提供水源。

賓州的 Johnstown 是個沿河(Conemaugh River)興建的煤礦鋼鐵重鎮,上游的南叉河就建有這麼一個蓄水湖(Conemaugh Lake)。原本工程師打算以土石壩(South Fork Dam)阻斷南叉河河水,在壩體中安裝四條引水鋼管供水給費城-匹茲堡之間的 Pennsylvania canal 使用,並打算在兩岸壩座各挖一條洩洪道。工程尚未完工,河運就已沒落,內陸運輸被鐵路奪去,水壩因而棄置並部分崩毀。Johnstown 靠著穿越河谷通過該鎮的鐵路運輸益發繁茂,但居民缺乏休閒渡假的地方,於是有人把腦筋動到這個廢棄的蓄水湖。

1879 年由南叉湖私人漁獵俱樂部(South Fork Fishing and Hunting Club)買下該地,重整水壩,放養高級魚類,並在湖濱蓋俱樂部與休閒小屋供會員使用。水壩高 72 英尺,寬 900 英尺,湖深 60 英尺。但在重建時,因為原本埋置的四條引水鋼管已被前業主挖掘變賣,所以工程師只把土石回填到預定高度,並未補設引水渠道。此外因為經費不足,最初就只挖掘一條洩洪道,工程師也未再增建。他還在洩洪道進水口加設攔魚柵以防魚類逃脫。為了在壩頂設置雙向馬車道,又把水壩降低 1-3 英尺。

這幾個舉動看似不起眼,卻產生重大影響。原本少了一條洩洪道,表示洩洪能力只剩下一半,引水鋼管再被移除,更大幅降低應付洪水的能力。防止魚類逃脫的柵欄如果維護不當,很容易阻塞,讓水無法宣洩。匆匆回填的土石無法壓實,完工後壩頂又沉陷了一兩英尺,讓水壩中央只剩 67 英尺高程。

土石壩很怕河水漫過壩頂,因為那樣子會把壩體沖壞導致垮壩潰決。最初的設計,洩洪道底部比壩頂低 10-11 英尺,這樣遇到洪水時能提早洩洪。萬一來不及宣洩,洪水還要再漲 11 英尺才會到達沖垮水庫的高度。這段時間可以靠人工堆沙包加高水壩,設法撐過洪峰。現在水壩降低再加上壩頂沉陷,使得兩側壩面只比洩洪道底部高 7-8 英尺,中央最關鍵部分甚至只高出不到 6 英尺。因此遇到河水暴漲,就算想堆沙包抗洪也沒多少時間可用,水就漫過壩頂了。至於臨時挖掘洩洪道這個想法,也因為南叉湖水壩的兩岸都是花崗岩而不可行。

1889 年 5 月 31 日賓州豪雨,南叉河暴漲,水壩的水位急遽升高,面臨潰壩危機。雖然管理者試著堆沙包、挖深舊洩洪道、在對岸挖新的洩洪道、拿掉攔魚柵,都告失敗。因為暴雨沖垮電報線(當時沒有手機或無線電),道路又被沖毀,所以無法將災情通知下游。

David McCullough 把這個死亡超過兩千人的災難描述得活靈活現。他詳述水壩逐步沖蝕,然後崩潰,大水如何衝下河谷,波浪如何分合,在兩岸造成怎麼樣的破壞。他以文字描繪房子在迅速上漲的洪水中坍塌漂動,居民掙扎脫困,70 英尺高的鐵路高架橋逃不過魔掌,被波浪捲走,停靠車站的火車廂像玩具般折疊滾動。洪水從潰壩後花大約了一小時才灌進 Johnstown,而這段文字描述 Edward Herrmann 也朗讀了一個小時。不過這個小時沒有一秒鐘冷場。

大水夾帶著沿途捲入的樹木、房舍、火車、鐵軌、工廠、土石,以及喪生的家禽家畜,和人類屍體,先在市區衝撞破壞,再往下游流去,堆積在城外的石頭橋前方(Pennsylvania Railroad's Stone Bridge),形成新的攔水壩。還存活的人困在這巨大的堆積物內部無法逃生,堆積物又開始燃燒,阻礙救援。洪水受阻,無法宣洩,Johnstown 城內水位不斷竄高,淹死更多人。萬一這堆殘骸突然潰決,對下游城鎮還會造成更大的損害。

David McCullough 除了介紹這場災難外,也詳述了Johnstown 的發展過程,鐵路及工業的影響,大壩最初的建造方式與後來的修改,及改動原設計的理由。他還分析水壩潰決的原因,以及受災戶對俱樂部成員提出的法律訴訟,及最後的判決。對災難故事有興趣的朋友,這是本不可錯過的好書。

除了作者對土石壩潰決提出的各項分析之外,還有一點書本提到但並未強調的,就是水文知識不足。因為不重視或不清楚歷年洪汛的資料,所以在設計上沒有考慮到五十年或幾百年一遇的洪水值,才會低估了所需的洩洪流量。世界各地有許多早期興建的水壩,就是因為遇上豪大雨才垮壩的,有些甚至還沒完工就沖垮了。(參考資料:大壩事故與安全.土石壩,汝乃華牛運光編著。)

參考資料:

  1. Johnstown Flood Museum
  2. wikipedia: Johnstown Flood
  3. Johnstown Flood by Smoter
  4. 大壩事故與安全.土石壩,汝乃華牛運光編著。


英文書名:Rising Tide
作者:John M. Barry
Narrator:Barry Grizzard
Provider:Simon & Schuster Audio
Running Time:4 h 48 min

密西西比河是條難馴的河流。她的含沙量高,又走在平坦的陸地,因此流速緩慢時所夾帶的泥沙就很容易沉積下來。她的河道彎曲,有些區段河床寬淺,在某些季節淤淺難行,有些地段卻十分深邃,全年通暢,但不管那一段河底都可能隱藏暗礁、沉船殘骸與沉木。

密西西比河的水量很不穩定,有時氾濫成災,有時低到難以行船。此外,因為許多河段的河床比海平面還低,造成河水在底部停滯,但表面繼續奔流的狀況。河水激起亂流,不但沖刷河岸引起崩坍,也造成漩渦或逆向流動。她的河道隨時可能改變,或者一夜之間切穿新河道,留下不再與主流相通的牛軛湖慢慢乾涸。她的出海口更分裂成數條支流,並形成沖積三角洲與外海沙洲,阻礙了大船進出。看過馬克吐溫小說的讀者,對這條河流應該很熟悉。

因應工商業發展,美國國內需要至少一條能行大船且航運穩定的運輸主幹,為保護農業區不受洪害,更需要安定的河道,所以 1850 年代開始政府就開始探討該如何整治密西西比河。

當時有兩個方案。第一個是“堤防政策”:沿河設置堤防。這個以人力控制自然的方案會提高洪峰高度,一旦潰堤將引發大災難,所以還必須有三個配套措施:重建支流的蓄洪區(reservoir),收納暴增的洪水;將主河道截彎取直增加流速;開闢新的出海通道(spillway,洩洪道)宣洩洪水。最後那項就是“outlet 政策”,主張以人力配合自然,疏導河水出海。

可是洩洪道會降低河水高度,減緩流速,反而造成懸浮物沉積,提升河床,回過頭增加洪峰高度,因此有些工程師反對。他們主張,設置堤防後因為河道縮窄,水流流速加快,自然會把沉積的泥沙沖走,並產生自我疏浚的作用,加深河道,免除將來泥沙淤積的困擾。他們堅決反對“outlet 政策”。這個只建堤防的政策後來稱為“Levee only 政策”。可是洪峰會帶來二十倍的懸浮物與河水,單靠平日的疏浚作用,能應付這種暴增的容量嗎?

《Rising Tide》這本書介紹的就是密西西比河歷年來的整治措施,防洪政策的制定過程,以及 1927 年大洪水引發的災難。這場災害不但造成百萬人無家可歸與巨額財物損失,也讓美國見識到大自然的威力,重新檢討防洪政策,並對密西西比河投注更多的心力與長期監控。由於水災時黑人受到不公平待遇,並且以災變為由強制抓伕,去做白人不願意做的危險工作,還拿不到薪水與救援物資,讓他們不再相信南方白人的善意,災後大舉遷往北方,在南方農業區造成勞力真空,間接促進北方工業發展。這次的救災過程也打造了胡佛(Herbert Hoover)的良好形象,促使他選上總統。

密西西比河的堤防不斷加高,洪災卻無法平歇。因為當暴發的水量超過河川所能導流的總量時,勢必要找地方宣洩,不是在某處漫過堤防,水淹內陸,就是來不及流出海,淹沒沿海低窪地區。所以到二十世紀後期美國人終於回頭做了一些改變。

他們採用之前廢棄的觀念,還地於河。首先挑選某些河段,讓她順著原來的彎曲流動,恢復原先兩岸的濕地與沼澤,當大水來襲時這些低地能充當蓄水庫,儲存多餘水量,降低洪峰高度。平日濕地也提供鳥獸生存的空間,對復育本土動植物都有幫助。接著他們在某些洪水區設置第二道堤防,舊堤防不再無限制加高。當洪峰超過堤防高度時,會從這些指定的地點瀉出,雖然仍會淹沒農地,但這塊預留區域能包容很多洪水,讓其他人口密集區域躲過一劫。不過由於沿岸地區高度開發,被指定為行水區的民眾自然不滿。想想台灣的二重疏洪道就可以理解了。

參考資料:

  1. The Flood of 1927
  2. wikipedia: Great Mississippi Flood of 1927


2008/12/20 LYS


回前頁    回首頁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