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重視女性的兩個半球


乳癌是一個可以治癒的疾病,可是中國人的死亡率卻過於偏高。讓我們聽聽美國的經驗。

美國人的乳房比比中國人的大很多。乳房大,檢查比較不方便,加上喜食高脂及加工後的食物,所以美國人發生乳癌的比率很高。但是他們平日很注重自己的身體,懂得自我檢查,也不忌諱就醫,因此在病情很輕的時候就能發現問題,接受治療,當然治癒率就高了。

有人認為,是因為美國醫學發達,所以癌症的治癒率比台灣高,其實不然!

中、美雙方的醫學差距沒有各位想像的那麼高。對於診斷與手術,台灣絕對不輸美國,美國頂多是對末期患者的化學藥物治療種類比台灣的多,比較有新的藥品而已。病情若已進展到末期,治癒無望,這種新療法的差別就沒那麼大了。

談到台灣的乳癌,有一點很可惜的:
被醫生診斷出來的時候,腫瘤平均已超過三公分大,並且有50∼60%的病患合併淋巴轉移,也就是說進展到第二期末、第三期了。

反觀美國,診斷出乳癌的時候,平均才一到二公分大而已,連淋巴轉移都僅有20∼30%,也就是多數患者都還在第一、二期的階段。

大家都知道,癌症越早期治療效果越好,所以美國人有70%以上患者能存活五年以上,(存活五年幾乎等於痊癒)根治的比率比較高。而台灣這種比較晚期才發現的病況,只有50%的患者能活超過五年。

從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瞭解,台灣乳癌比美國嚴重的原因,不是醫學技術輸人家,而是太晚發現了,癌已經跑出去了,拖太久太嚴重了。

那要如何早期診斷乳癌呢?這就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

身體是自己的,去摸他、去檢查他,不必感到害羞,也不是可恥的事。各位每天梳頭、洗臉、化妝,多少會看自己有沒有長白頭髮,有沒有長痘子,有沒有被蚊子咬一口,這是很自然的。那每個月自己摸一下乳房,看看有沒有長東西,又有甚麼困難呢?

許多人都會回我一句:「我甚麼不懂,摸來摸去都只摸到一坨坨,全是硬塊,甚麼也不知道,要怎麼檢查?萬一檢查出來就沒救了,還不如不要摸比較沒有事情。」

這個觀念是錯的!美國都有七成以上的乳癌有機會斷根,台灣差一點,至少也有五成的機會,能治療的東西怕甚麼?越怕死就越要早發現才好。

其實你根本就不需要知道那些硬硬的是甚麼東西,有硬塊也不一定是壞東西!你只要知道,甚麼樣的情況該找醫生,就夠了。至於摸到的硬塊要不要緊,嚴不嚴重,交給醫生操心就好了。

遇到下列情形就應該找醫師診斷:

  1. 任何不痛的腫塊,尤其最近新長出來的。
  2. 乳房變形。
  3. 表皮出現凹陷或突起現象、持久不癒的傷口、血管增加、顏色改變或橘皮樣的浮腫。
  4. 兩邊乳頭高度不一樣。
  5. 最近才產生的乳頭凹陷。
  6. 乳頭有血水或其他分泌物。
  7. 腋窩有不痛的腫瘤。

那麼醫生怎麼檢查呢?當然醫生會先幫各位〔觸診〕,也就是摸摸看有沒有問題,然後再掃〔超音波〕。

一般用手觸摸,可以摸到一兩公分大的腫瘤,太深太軟的摸不到。超音波可探測出半公分左右的瘤,還可以用很細的針,像抽血一樣,抽一點細胞出來化驗,看看照到的瘤子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照到有東西也不一定是壞的,有時候乳腺增生也可以長的像瘤子,纖維囊腫也可能有假影存在,水瘤與纖維腺瘤都是良性的;這些不必開刀,轉成惡性的機率也很罕見,甚至有些還會自動消掉。若不先抽細胞化驗就急著開刀拿掉,不是白挨一刀了嗎!

如果是惡性的,抽細胞化驗不會讓它擴散出來,細胞學的診斷率也蠻高的。在動大手術前還能輔以粗針穿刺切片、手術切片或冰凍切片做最後的確認。因此能事先知道是那種瘤子,再決定治療方式,會比較好。

除了超音波,還有一種檢查叫〔乳房攝影〕,是一種特殊的X光檢查,一般的X光是照不出來的。大多數的癌,用超音波就看的出來了,只有在乳癌不是一顆而是散散的一小撮,或者太小了,或者僅有鈣化,乳房攝影才比超音波有用。

美國人因為乳房大,又比較軟,乳房攝影照起來比較好判讀。中國人多是嬌小緻密型的,想照像都有技術上的困難,用乳房攝影照起來往往也只看到一團白影子看不清楚,效果比超音波差。再者,乳房攝影有微量的放射線,中國人的好發年齡比美國人早,不適宜從年輕時就開始每年攝影檢查。

所以依照成大張財旺醫師的經驗與意見,五十歲以上的人才考慮以乳房攝影作為篩檢工具,五十歲以下的人除非很豐滿,用摸的加上超音波與攝影交替檢查就行了。不過世間所有的檢查都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正確,若發現異常現象,仍要提早請醫師覆察。

下面這幾個網站有乳房自我檢查的資料,還不懂的,可以請教乳房特別門診的醫護人員與防癌義工。
台北榮總乳癌防治基金會陶聲洋防癌基金會圖示(英)圖示(英)

有人在問:平日要多久檢查一次?每天摸好嗎?每月找醫生檢查好嗎?

其實不必那麼緊張,除非妳是高危險群或有異狀,自己每個月檢查一次,再加上一年醫師檢驗一次就夠了。

美國80%以上的乳癌發生在50歲之後,又很早期發現,死亡率低。而台灣的乳癌患者,得病年齡比美國早,一半以上發生在50歲之前,又太晚發現,死亡率高,平均死亡年紀在45歲左右,就是說在小孩還小、家境剛剛步上軌道的時候就過逝了。

45歲的人是家庭的支柱,全家都要靠她。如果病倒了,影響很大。 如果能夠早點診斷出來,趁乳癌還在很早期就治療,治療比較簡單省時, 治癒率也能跟美國一樣高,不是很好?因此再度強調要〔定期檢查〕的重要性。

依據成大的統計,台灣的乳癌機率,從三十幾歲就開始爬升,只有40%的人是50歲以後才發生,所以建議大家:
從20歲開始,就養成〔每個月自己檢查乳房一次〕的習慣,
從35歲開始,就養成〔每年讓醫生檢查乳房一次〕的習慣,
一發現異常,就立刻找醫生檢查乳房的習慣,

這樣,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讓大家健康的活下去。

2002/04/02 update LYS

回前頁    回首頁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