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除了逢年過節或慶生,只有在喝喜酒時能享受到美食。隨著時代變遷,許多佳餚變得稀鬆平常,但某些菜色卻越來越罕見。雖然不見得是自己喜歡的,如果桌面上出現多年不見的菜餚,仍會勾起童年的回憶。底下零星寫了一些,或許在某些地區它們仍是喜宴常見的菜,但近二十年來我幾乎沒見過。
其實這道菜我最想念的是把紙拆掉的過程,對雞肉反而沒多大興趣。小時候母親基於保護心態(怕我燙到),也擔心我把桌面弄得狼藉,會主動用筷子將玻璃紙劃開,讓我吃裡面的肉。除非搶得快,自己動手的機會不高。我很想拿筷子拆幾包吃吃看,不過已經超過二十年沒見過這道菜了。 連玻璃紙也漸漸退出廚房。以前只要是燉湯,都會以玻璃紙封住碗口保留香味,最近逐漸為保鮮膜取代。玻璃紙戳破時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而且沒碰到湯水的部份脆脆的,很好撕。保鮮膜則很安靜,有時候彈性太好反而弄不破。少了聲音,似乎食物的滋味也減少許多。
將豬的脊髓(沒見過用其他動物的)去掉外面的膜(想知道的話,那層膜叫蜘蛛網膜,arachnoid membrane),切成一段段,跟白蘿蔔(菜頭)洋菇等一起隔水蒸煮。那個年代不時興加中藥,所以湯頭很清沒有藥味,龍骨髓白白嫩嫩的,口感好像用高湯做出來的豆腐。如果用豬腦的話,先剝掉包在外頭帶血管的薄膜,再切成厚片一起燉。其實在中南部某些小吃店還吃得到這道美食,但是喜宴上比較少見了。 最近這幾年經由神經組織傳染的狂牛病成為熱門話題,也讓許多國家的牛肉禁運,有些國家因此規定處理牛隻屠體時必須將神經組織剔除乾淨。雖然牛豬不同種,但最初的狂牛病就是因為業者將羊隻提煉的肉骨粉攙入牛飼料,才讓原本屬於羊的疾病跑到牛身上,人類吃了病牛肉而得病。誰敢保證這種疾病會不會再跑到豬身上,潛伏在豬的腦與脊髓中,等你吃下肚呢!
這道湯有二十多年沒見過了,現在比較流行吃蒲燒鰻魚。
由於農業改革,冬瓜越長越大,市面上已經看不到那種迷你冬瓜。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這道菜也漸漸消失,改拿切成丁的冬瓜粒與食材燉煮成高湯,用不怎麼樣的湯碗端上桌。味道雖然神似,卻少了那種挖取瓜肉的快感,更沒了欣賞雕花瓜皮的趣味。雖然近幾年市場上又出現小型冬瓜,但這種古意十足的菜餚會不會再度流行,就很難說了。
有一陣子流行吃鱉補身,後來又說外銷的甲魚被檢驗出帶有霍亂菌,市場價格暴跌。現在市面上可以買到用中藥燉煮的甲魚,往往當成食補來吃,比較不會出現在喝喜酒的場合了。 腦筋急轉彎:龜殼或鱉殼上頭有幾個洞? 底下鰻魚圖片來自DevelopmentArt網站,我把它加工成七條一排。
2008/01/15 L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