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位處喜瑪拉雅山南麓,介於西藏與印度之間,七成以上的國土都是山地,世界最高的十座山就有八座落在國境內,還包含高達 8848公尺的世界之最埃弗勒斯峰(Mt. Everest)。埃弗勒斯峰自一八五二年測出高度後,已更正過三次數據。尼泊爾人稱之為“Sagarmatha”∼天空的女神,但許多英文網站認為“Sagarmatha”是「海之崖」的意思,The Brow(or forehead, or crown) of the ocean。西藏方面叫它珠穆朗瑪峰“Chomolungma”,依照大陸的網站解釋是「神女第三」,也有英文網站翻譯為 goddess of the wind。 這是個狹長的國家,東西寬800公里左右,南北約90-230公里,面積約台灣的四倍大。最北部山區寒冷有雪,是登山健行者的最愛,該區人口稀少,以畜牧業為主。中部混合著小山、丘陵和山谷,可耕地不多,農民往往將整座山開闢為梯田。大多數的民族居住在這一帶,以農為主。加德滿都位處盆地,春秋氣候涼爽乾燥。 南部平原地帶被稱為特賴(Terai)地區,屬於亞熱帶氣候,土地肥沃,農工業發達,近幾十年來中部人民大規模遷入。奇旺野生動物園位於此區。 每年的三月至九月為雨季,十月進入乾季後氣候依舊溫和,山間空氣乾爽清新,最適合到尼泊爾旅遊。白天25度上下,可穿短袖短褲,但因地形的關係,早晚溫差大,夜間可能要加件薄外套。我在尼泊爾玩了八天,只在在費瓦湖畔(Fewa Lake)看到蚊子。蒼蠅還好,不知名但不咬人的蟲子卻不少。最南邊的平原則屬亞熱帶氣候,就不一樣了。 從岡瓦納大陸(Gondwana)分裂出來的印度板塊在兩三千萬年前的第三紀撞上了北邊的歐亞板塊。印度板塊被壓到底下,將亞洲板塊的南端抬高,讓西藏高原成為世界屋脊。印度板塊有一部份原本沒入海中的的地殼以及海洋沈積物,在擠壓的過程中仍舊留在地表,隨著亞洲板塊一起升高,構成高聳的喜瑪拉雅山脈。地殼漂流至今仍持續進行,所以本區地震頻仍,而喜瑪拉雅山也繼續以每年一公分多的速度長高。
從山上撿到的雲母石。建材攙雜著雲母碎片,讓停機坪在入境室燈光的照射下如星星般閃爍。
就人類學的觀點來看,全世界的人都是由幾萬年前的非洲人演進的。印度半島上膚色較深的人種可能來自於最早期非洲向亞洲的擴張,比較接近人類剛剛“遠離非洲”的年代,而四千年前金髮高鼻樑白皮膚的雅利安人(The Aryans)由西北方入侵印度半島,不但創立印度教與吠陀文明,也以自己的語言(屬於印歐語系,梵文的前身)取代原居民講的德拉威語 Dravidian,現今的印度語就是從這種語言演變的。印度教的種性制度限制通婚,無形中保存了四個階級血統的特性。婆羅門、剎帝利(兩者多半與雅利安血統有關)鼻子較尖挺,膚色較白,身材高挑,吠舍和首陀羅(兩者多半與被征服的民族有關)比較黑膚扁鼻矮小。據導遊庫瑪爾說,尼泊爾的婆羅門(brahman)與剎帝利(kshatriya)兩階級的人民長得白皙高大尖鼻子的比率的確比較高。 或許是因為地處交通要道,從幾萬年前人類遷徙與擴張開始,到近幾千年歐亞的多次征戰討伐,再到近代的移民潮,各地部族不斷出入與定居,封閉的山區又能提供獨立發展的環境,使得現今尼泊爾擁有超過五十個風俗長像各異的民族,各種膚色都有,語言也多達百餘種。主要分屬兩大類:藏緬族(Tibeto-Burmans or Mongoloids)以及雅利安族(Indo-Aryans)。尼瓦爾族(Newar)是最早定居和開發加德滿都河谷的民族,也是人數最多的一個民族,起源不太清楚,可能和藏緬族的關係較密切,有自己的語言(Newari)與風俗。 居於山區的雪巴(Sherpa)、達芒(Tamang)、古容(Gurung)、和近代移入的西藏人,長像為黃種人,講的話屬於漢藏(Sino- Tibetan)語系,婆羅門、剎地利講印歐(Indo-European)語系,其他如澳亞和德拉威(Dravidian )語系也找得到。據導遊說,尼泊爾現在還找得到躲在森林,以打獵採集為生,居住山洞的石器時代民族,他們的話幾乎無人能懂。 尼泊爾語(類似北印度的語言)是官方語言,但受過教育的人英語也講得不錯,在商店與人溝通不是問題(有困難的反而是我們觀光客! :-p)。
據說遠古時代的加德滿都河谷(Kathmandu Valley)是片大湖,印度神明克里希納(Krishn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濕奴 Vishnu 的第八種化身)以雷擊穿山谷,將湖水引導出去,也有傳說是被文殊施利菩薩(the patriarch Manjushri)將水排走的。湖水排空後人類集中在河谷地活動,因此尼國早期的文明就繞著加德滿都河谷開展。 尼泊爾的各王朝與統治者,往往與印度或西藏有關。相傳第一個王國是由西藏、緬甸移居來的阿希爾族人(Ahir)在加德滿都建立的,但缺乏正史記載,僅能從紀念碑、錢幣、廟宇、神像、家譜(Vamshavali)、手抄書、文字殘篇、宗教經典、雕塑或手工藝品中尋找蛛絲馬跡。
西元前800年從東方來的克拉底人(Kirati)打敗了阿希爾王朝的統治者,建立了真正有文字歷史記載的克拉底王朝(8B.C.∼3A.D.)。它的領土一度延伸到恆河三角洲,發生的大事包括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與佛教的興起。克拉底文化的雕刻、建築、毛毯和皮毛製造達到相當的水準,曾與中國通商。 西元300年左右李查維人(Licchavi)由印度入侵,引進印度教的階級概念,建立李查維王朝。高超的藝術造詣帶引尼泊爾進入古典藝術文明的黃金時代,以石雕和宗教建築著稱,充滿印度風格。但這段期間的歷史記錄仍舊殘缺不全。 西元869年(另一說為879年)李查維王朝式微,尼泊爾轉變為由貴族或國親統治的許多小國,有點類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有個網站提到最大的權力移轉到 Thakuri 的統治者 King Raghava Dev 身上,稱為 Thakuri Period,最後一任統治者是 Vijayakama Dev II。 西元1200年由 Ari Malla(Arideva)開創馬拉王朝,政經文化集中在加德滿都河谷,但其他小王國仍然存在。由於尼泊爾人沒有記錄史實的習慣與制度,直到此時才開始保留了真正可靠的歷史。瑪拉王朝是尼泊爾史上最繁榮的時期,除石刻之外,金屬工藝、繪畫、木頭或象牙雕刻、陶磚燒塑也蓬勃發展。藉著商業與藝術的流通,結合了印度、蒙、藏、中國內地、中亞、甚至緬甸等文化的精髓,熔合成嶄新的本土化的風格,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這個時期不但語言統一,尼瓦爾藝術也推廣到偏遠的小鎮,留下許多迄今可見的偉大建築。活女神庫瑪里(Kumari)的傳統也始於此時。 王朝末期國王權力下滑,尼泊爾分裂為數十個獨立的小王國,位在加德滿都河谷的是加德滿都、帕坦(Patan)和巴克塔布(Bhaktapur)三個小王國。
1768年由西邊的廓爾喀王國(Gorkha)普里特維.納拉揚.沙阿(Prithvi Narayan Shah)征服馬拉王朝各小國,統一尼泊爾,建立了沿襲至今的沙阿王朝(Shah Period),稱之為 Unification of Nepal,並不斷擴展領土。沙阿王朝建朝不到百年,政權就被首相拉納家族(Rana 家族姓氏)掌握,國王被架空軟禁。加德滿都山谷的尼瓦爾藝術受到壓制,傳統文化也受到破壞,直到1950年拉納政權滅亡後才開始恢復。 十九世紀初尼泊爾的擴張勢力引進英國注意,1814年由英屬東印度公司引爆戰爭,1816年 Anglo - Nepal war 結束後,尼泊爾割讓東西兩面的土地,開放對印度的貿易通商,替日後印度的商業入侵打下基礎。然而尼泊爾軍人的勇猛讓尼泊爾在十九與二十世紀還能維持主權獨立,今天聞名世界的廓爾喀傭兵,指的就是尼泊爾軍人。 1950年特里巴布(Tribhuvan)國王即位,1951年宣佈改採君主立憲政體,此舉不但引進了民主,同時也結束了拉納家族的專權。 Mahendra 國王於西元1955年登基,1959年頒布憲法並舉辦全國首度的選舉,然而被選出的官員與議會成員腐敗,只圖謀私利,法治大亂,因此他於1960年毅然解散國會,1962年頒布新憲法,重新引進古老的制度∼Panchayat System。新憲法之下,不分婦女兒童或種性,皆享有相同的權利。他在保護古蹟、推廣教育、推動經濟、培養國家意識等事務不遺餘力,開放門戶並與各國建交,出國訪問,讓尼泊爾躍登世界舞台。繼任的畢蘭德拉國王(Birendra)在 1980年重新修正 Panchayat System 使得更趨民主化,但國民仍不滿意。1990年,經過激烈的抗爭後 Panchayat System 被推翻,改制為君主立憲。 畢蘭德拉國王受到民眾的愛戴,2001年的皇室大屠殺政變後,王位由他的弟弟賈南德拉(Gyanendra)繼承,廢除議會,又走回專政的路線,民眾至今仍不太喜愛他。 這場流血政變的官方說法是因王儲狄潘德拉的父母反對他的擇偶對象而起殺機,後來又改口為槍枝意外走火,但民間流傳的說法卻是國王的弟弟為了篡位而自編自導。畢蘭德拉國王(Birendra)之子狄潘德拉是留英學人,原本期望能替國家帶入進步與民主,政變中槍後還活著,病危之際當上國王,經過急救拖了兩天仍然不治,死亡24小時內就火化了。
2003/10/30 LYS
|